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电子邮件
廉政文化

“六不”侍郎,遗风永存

来源:淄博廉政在线 时间:2017-04-28 阅读: 次

近日参加了淄川高氏家族祭祖活动,聆听了族长讲述的家风家训故事,颇受感动,振聋发聩,犹如300年前先人训诫在耳旁回荡,特别是清顺康年间三部侍郎(礼部、吏部、刑部)高珩的《遗命》言,可称是训示箴言,永无过时,仍具有现实意义,至今高珩好学、仁善、恤民故事还广泛传颂。

高珩,字葱佩,号念东,晚号紫霞道人,淄川人。明崇祯十六年进士。选翰林院庶吉士。入清后,授秘书院检讨,历官国子监祭酒、詹事府少詹事、吏部侍郎,礼部侍郎,太常寺少卿,都察院左副都御史,刑部左侍郎等职。珩工诗,体近元、白,生平所著,不下万篇。著有《劝善》、《荒政考略》、《四勉堂说略》、《劝孝汇编》、《畏天歌》、《醒梦戏曲》、《栖云阁诗文集》等20多部戏曲、杂著,有《栖云阁诗》十六卷、拾遗三卷、《栖云阁文集》十五卷,均收入《四库总目》,并传于世。

高珩极为重视自身修养与家庭教育。创修高氏家谱,制定“十诫十宜”家训,以“畏天”为家学、爱人为道,以谦谨朴素为家风,对子孙耳提面命,反复教导。刊印散发伦理道德、行善戒恶、勤俭节约、移风易俗等数百种撰文,特别是晚年致仕归乡,致力于地方风俗教化,振兴教育,兴修水利,整顿吏治,繁荣文化,移风易俗;在重修淄川学宫、般水官坝、孝妇河六龙桥、郑公书院、建义仓、县府立旌善瘅恶亭等事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八秩以后,为改革移风易俗写下了“五说一歌”,并立《遗命》言:“勿请恤谥,勿讣闻,勿受吊,勿作佛事,勿求碑志之文,子孙违者是谓不肖。”反复告诫家人,说自己故后,不要向皇帝请求抚恤金,不向朝廷求谥号,不要发讣告,不要接受别人的吊丧费,不要做佛事请和尚超度,不要求别人作碑志文。“六不”遗令,耳提面命,假如不照此去做,视为不肖子孙。可见高珩把自己生死早已看作花开花落,顺其自然,把对子孙教育当做头等大事,制定家训、庭训,正如他在《长歌》中言:“遗训正与庭训同,便如父在何曾死。”虽居高官,看破红尘,坚守清白,拒收四知,厌恶奢华丧葬,倡导宁戚宁俭之说,亲身践行,品德望重,邑称楷模。

无独有偶,前段时间,有幸参加党性教育培训班,面对面聆听了老红军曾志孙子石草龙讲述的家庭故事,故事中同样叙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生前的遗嘱《生命熄灭的交代》:“死后不开追悼会;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;不在家设灵堂;京外家里人不要来京奔丧;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告打扰;不要写简历生平。望请女儿陶斯亮尊重我的遗愿照办。”这同样是一位拥有党龄72年,曾任中组部副部长的吏部侍郎,八秩后一位老党员忠言相告,对自己的后事以遗嘱的形式定下了“六不”,体现了一位倡导丧葬改革者的决心,体现了她崇高的国家观念和人民观念,体现了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国家情怀。

曾志,女,1911年4月4日生,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(今湖南省宜章县)人,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,曾广州市委书记、广东省委常委、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、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等职,1998年逝世,享年87岁。她15岁投身革命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28年参加了党领导的湖南暴动,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,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,参加过黄洋界保卫战。一生坎坷,革命战争时期,遭受“左倾路线”的迫害, 8次受到严厉的党纪“处分”和前后40年政审;两位伴侣先后为革命捐躯,即使在“文革”那段自己被揪斗、女儿被遣送、丈夫陶铸同志被迫害致死的黑暗日子里,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崇高信仰。她一生只有一个信念:“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舍得一切。” 在艰苦岁月里,每当革命和家庭生活发生矛盾时,曾志同志总是这样“开怀天下事,不言身与家”。就是这样一位身居副部级高级干部,当代“吏部侍郎”,一位关心轻年一代进步、成长的老革命家,却没有为自己儿子办个城市户口,直到现在仍为井冈山老区农民。她非常重视下一代教育,晚年经常叮嘱年轻人:坚持信仰、坚持原则,努力工作,为国家效力。曾经讲道:“目前的反腐倡廉工作,主要是在领导干部和经济领域中展开,然而精神领域中的腐败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。忽视对下一代的正确引导,忽视下一代全面素质的提高,甚至娇宠下一代,同样是一种腐败,同样危及到我们民族的兴亡。”老人家这段论述,今天听来,犹如醍醐灌顶,发人深省。生命临到终点,依然嘱咐子女要勤俭节约,制定“六不禁令”,“共产党员不应该有遗产”,她留给女儿的却是80多个装工资的信封袋,再三嘱咐,一定不要扔掉,证明这些都是她的辛苦钱,每一笔都是清白的,要捐献给希望小学;留给子孙的却是永不褪色的红色家风。她想的依然是国家,忘却的是自己。可真为女中豪杰,家国泾渭分明,心底无私天地宽,坚守信仰至死不渝,对自己走过的路无怨无悔。其高尚品德和优秀情操,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称赞。

两位“吏部侍郎”,随隔三百余年,但他们各自坚守信仰却没有变,公私分明,拒收四知,大爱无疆,天下为公,为民抚恤,廉洁自守,简朴清贫,甘于平凡,摒弃旧思想观念,做移风易俗改革者、践行者,面对风俗改革他们做到了“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的信条,不妨当今党员干部也来重温一下这份遗嘱,从中感悟践行。(作者:淄川区纪委 高庆礼)